top of page

「鼓‧夢‧飛揚」- 陳永業 – 篋敲擊樂團創辦人

完整訪問


陳永業(Gip)

敲擊樂演奏家

篋敲擊樂團(Gip Percussion Ensemble)創辦人

前言

提起敲擊樂,很多人都會想到搖鼓、三角鐵,還有《交響情人夢》裡的「爆炸頭—奧山真澄」但其實敲擊樂在樂團裡,非常重要,而且更能作獨奏演出。今次請來本土敲擊樂演奏家陳永業,為大家娓娓道來。

📷

音樂歷程

Gip並不是自小學習音樂的,家人從沒有強迫他學任何樂器。直到中學四年級,他才可以學習敲擊樂。「我第一次接觸敲擊樂,是初中時加入了的步操隊,負責打大鼓。當時我孭住大鼓,一下一下地打,打了幾年時間。直到中四的時候,我已不想打大鼓,於是開始追問,除了大鼓之外,有沒有其他敲擊樂呢?」

Gip坦言:「由於家中兄弟姊妹多,家人沒有強迫我學什麼樂器,只希望將來即使讀不到大學,也可以用興趣來搵食。」於是,Gip開始找音樂老師,正式學習音樂,並準備考取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資格。當時Gip只是單純地學大鼓及小鼓,沒有想過學爵士鼓。後來進入大學後,才發現除了大鼓及小鼓外,還有定音鼓、三角鐵等。

Gip由中四開始學習時,已經知道如果要入大學學音樂的話,至少要有皇家音樂學院八級嘅程度。因此在中五年頭,已考獲五級皇家敲擊樂試。而年終考獲五級樂理試,年尾就考獲八級皇家敲擊樂試。他在一年內考獲三張證書,雖然是非常辛苦,但他認為是值得的。

當時Gip不想做太「大路」的事,例如不想成為三十名小提琴手其中之一,「當然,一個樂團裡,並不是只有一名敲擊樂手,可能會有兩三名。但每名敲擊樂手都演奏不同的樂器。所以在大樂團裏,我們都是獨奏身份。」 

📷

「敲擊樂學什麼?」

「這是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會問的!」Gip說。他指,在皇家音樂學院的系統裏裡,只需要一個「鼓」和一個「琴」。所謂「琴」,可以是木片琴或鋼片琴,只需要用棒敲擊的,就可以了。至於「鼓」方面,用小鼓都可以。當然,學生可以選擇定音鼓!但極大部分的學生,都是選擇小鼓為主。

他更指,在教學時,用鼓板都可以。因為即使是小鼓,但都會發出很大的聲音,在家中練習時,會騷擾到隔離鄰舍。所以學生都是用鼓板為主。「只需要一塊鼓板,便可以學習所有敲擊技巧。由初級到八級敲擊樂都可以。」

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設計的敲擊樂試,與其他樂器的考試沒有分別。除了一般敲擊技巧外,還要學習「Scale」。而這「Scale」就會放在木片琴裡,另需要考三首樂曲。節奏部份,則放在小鼓和定音鼓。當然,還有sight reading等。Gip指,在初學階段,Scale只會放在木片琴。但定音鼓都有Scale的,這是一個非常高深的技巧,而且在樂團的應用也不太多,要到獨奏時才會轉音。因此只有專業的定音鼓手,才要特別學習這種技巧。

Gip在大學裡面,主修敲擊樂。他指,所有敲擊樂器都要認識。「世界上只有少數音樂學院,能夠主修馬林巴琴(Marimba)。因為馬林巴琴的技巧非常複雜。其餘的大部分學院要學識所有敲擊樂器。」他也稱有些學生會偏重某一種敲擊樂器,這要看學生是想做全能的敲擊樂手?還是獨奏敲擊樂家?如果想做敲擊樂家,就要在四年之內,花很多時間在某種敲擊樂器上;反之,如果是想做樂團的敲擊樂手,不但要學習所有敲擊樂器,而且對大部份樂曲的認識非常之多。

📷

為何選擇定音鼓

Gip指,以前從沒有想過學定音鼓,只是想學敲擊樂,所以很想在樂團裡,嘗試打定音鼓。進入大學後,除了跟隨學校的老師外,還有跟其他導師學習。他主要是教定音鼓的。「大約一年後,我便嘗試去考樂團。第一年是失敗的。但我不甘心。於是在這一年裡,我不停向老師詢問考樂團的事,而且加倍努力練習。第二年便順利考入大學樂團。」於是,Gip以定音鼓作為主要樂器。

Gip指,當他考入樂團後,那年暑假有很多同學有不同的活動。而他決定去參加Italy PAS (Percussive Art Society)Percussion Competition – Timpani意大利敲擊樂大賽,還成為定音鼓組別首位華人冠軍。其實那不單純是比賽。「比賽」只是其中「敲擊樂節」的其中一部分。「在那兩星期內,每天都有大師班。那些大師不只是意大利,更是來自世界各地的。所以我是以學習的心態來應付!」

Gip坦言,參加比賽最大得著,是除了大師班外,更是能認識到世界各地的音樂朋友。從而得知不同地方的樂手,所學習和練習的樂曲。例如意大利樂手不會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模式;而法國會有自己的音樂系統。甚至乎定音鼓擺位都會有所不同。還有定音鼓腳踏的款式,主流的款式有三款,不同地區都會偏重某一款。

以上種種,都令Gip眼界大開,亦學習到很多有用的演奏方法。他坦言,如果沒有經歷這個敲擊樂節,他不會學習到這麼多不同的演奏方式,豐富了自己的眼界。

「比賽的勝負,已不是靠臨場表現,而是比賽前用了多少時間去練習,與及對作品的了解。」但Gip指出,有一個更重要的重點。「作為敲擊樂手,一定要明白場地。因為每一套敲擊樂棒,在不同的環境之下,都會產生不同的音色。所以敲擊樂手對於現場環境,應該用上什麼類型的敲擊樂棒,都是非常講究。我相信,如果外國參賽者都能注意到這一點,比賽結果可能完全不同。」

組織樂團

說起樂團「篋敲擊樂團」,Gip要追溯到成立公司之時。

「在大學的最後一年,很多同學都準備將來的路。有一半以上的同學,都決定讀碩士;而有些決定去外國進修。餘下的會在本地做教學。當時,我的目標要二選其一:一是,去外國讀碩士課程;二,是留港發展。當時我有報考外國音樂學校,當地學校亦收我入學。但因為家庭財政問題,我決定留港。」

Gip自言比較幸運的,因為他在大學的時期,已經開始做音樂導師,所以薪金足夠維持生活。而且他取得比賽獎項後,香港管弦樂團 “share to stage” 計劃及澳門樂團都有邀請過他合作。甚至韓國的樂團,都邀請過他去韓國表演。這些機會通常是畢業後才會有,但他在大學時期,已得到這些機會。

但他並不想就此生活下。於是他一直思考:自己還能做什麼呢?

Gip心裡想,為何一提起敲擊樂,一般人只會想到日本、台灣?「台灣有一隊敲擊樂樂團,非常有名。它是代表台灣的!台灣領事都請他們去表演。我在想,為何香港沒有這樣的樂團?是不是香港樂的手水平不夠?其實很多由香港樂手都很有天份。」

正是這一團火,令他計劃成立公司,誓要普及敲擊樂。

Gip在大學時,有修讀過商業。因此他會從商業角度去思考。「首先是需求不足。學習敲擊樂的學生不多,因為對敲擊樂了解不深,興趣不大;另一方面,供應亦不足!當琴行想舉辦敲擊樂課程時,非常缺乏老師。樂器的體積亦是一個問題,並不是所有屋企,都能夠放置定音鼓、木片琴等。而很多琴行寧願放一部多人學的鋼琴,也不會放置木片琴或者鋼片琴。」

為了解決樂器問題,Gip在意大利比賽時,認識到一些中國樂手。從中了解到中國內地製作樂器的情況,所以他能夠與國內廠商,研發一些體積較小的木片琴,令琴行舉辦敲擊樂課程的成本減少。他指,一部普通的木片琴需要兩萬元,但他改良了的琴價,只需要八千左右,而且已經學到八級程度。

「因此我成立了這間公司,想去推廣敲擊樂。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懂得鋼琴,所以鋼琴已不算是樂器。現在至少要學多於一種的樂器。而敲擊樂就會是首選。很多名校的樂團,都缺乏敲擊樂。如果小朋友憧得敲擊樂的話,對升學非常有幫助。」Gip說。

公司成立後,Gip順勢成立樂團。他指樂團的最終目的,想好像台灣的敲擊樂團一樣,能夠代表香港(香港製造)。「現在公司除了教學、銷售木片琴和租借樂器外,都會用盡辦法令樂團越來越強大。讓敲擊樂團能達到這個夢想。」

📷

樂團的遠景及使命

樂團的理念,在於「篋」這個字。它可以引伸兩個意思:第一就是去不同地方;

第二是從不同的地方回來。「『篋』是廣東話,只有香港人才明白。這意味著把香港人本土的音樂東西帶出去,向世界分享香港文化;希望把不同地方的新元素帶入香港,互相衝擊,作不同文化的交流。」

至於樂團使命,Gip坦言很多回流香港的音樂人,或是音樂學院畢業生,都沒有太多機會演出。以敲擊樂為主打的樂團,近乎沒有。「我們的敲擊樂團是以西方敲擊樂為主,能成為一個平台,讓主修西方敲擊樂的學生一同演奏。樂團的使命,第一就是promote本土的敲擊家手;第二,就是普及敲擊樂。讓一般人甚至公公婆婆,都能夠聽得懂。只要更多人了解和學習,才會有承傳。」

Gip參加比賽後,深知本土樂手一定要走出香港,從不同國家的樂手身上學習。所以他將會邀請一些外國樂手來港交流,在樂團中擔當獨奏家。讓香港的樂手可以在不同國家的大師身上,提升自己的水平。

對香港創意產業的意見

香港被稱為「藝術之都」,為何藝術方面會那麼遲緩?Gip首先想到香港小童的教育。

香港小童與外國小童有什麼不同呢?他認為香港小童太有紀律,而外國小童很懂得自制。香港小童對「考試」非常熟識,但創意方面卻很弱。小朋友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,必須有藝術性,不能「一就是一、二就是二」。

Gip希望香港的中小學,能夠給予全面的音樂教育,就好像「傑志球隊」一樣,與中小學合作,長時間訓練足球員。如果香港學校都能夠長時間訓練音樂人才的話,香港的音樂藝術必然會越來越傑出。香港豈不成為亞洲上盛產音樂人的地區?

香港要創意產業,要在學習模式上作出改變。「當然,在香港做藝術一定要顧及商業,其他國家則不然。例如德國,當地政府非常支持藝術發展。而藝術與商業能夠完全分開。但香港就不能。如此雖然我想全力推廣敲擊樂,但都要顧及公司的利益。這就是香港的現實。」Gip說。

小結

一般人對敲擊樂,的確認識不深。而陳永業所做的事,正正要推廣敲擊樂。這件事相當重要!不但為香港的管弦樂增加人才,更令香港的音樂藝術,更加豐富。

而他所研發的木片琴,令到學習音樂的人減低了成本,更為想學習敲擊樂的人,帶來了極大方便。他確實是個音樂有心人!

文﹕特約記者黃增健

拍攝及場地提供﹕Cozy Photo Hub




165 次查看

Comments


「聖約翰救護-健康家庭同樂日2023」

bottom of page